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之十--牌坊
牌坊建筑
牌坊是中国古代一种门洞式的建筑物,一般用木、砖、石等材料建成,上面镌刻题字。牌坊又称牌楼。有些牌坊的顶部有造型华美的檐顶,这些檐顶称为“楼”。例如“三间四柱三楼”,是说四根立柱将横面分隔成三间,三楼即三个檐顶。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,多建于庙宇、陵墓、祠堂、衙署和园林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,起显示尊贵身份、强化隆重气氛、组织门面空间等作用;也建于街衢起点、十字路口、桥梁端头,起标志位置、突出界域、丰富街景的作用。牌坊的内容多为宣传封建礼教、歌功歌颂、旌表功名、彰杨节孝。从用途、性质等方面归纳,可分为军政功德牌坊、忠正名节牌坊、科甲功名牌坊、官宦名门牌坊、孝子懿行牌坊、贞妇节女牌坊、仁义慈善牌坊、百岁寿庆牌坊、历史纪念牌坊等。
牌坊结构
牌坊的结构主要由底座、立柱、额坊、字板组成,若为牌楼,则加上檐顶,共为五大部分。底座即牌坊的基础,一部分深埋在地下,一部分露于地面与立柱下部相连。立柱主要起支撑和承重作用,牌坊上额枋,字板等各大横向构件均穿搭在立柱上。一些高大的牌坊,往往在立柱内附设小柱,以增加支承的强度。额枋是连接立柱的横梁,由小额枋、大额枋、平板枋等组成。为承托额枋,缩短其跨度,减少其负重,在枋和柱的交接处,常安装雀替。牌坊的雕刻大部分雕饰在额枋、雀替上。字板也称字牌,是夹于上下两根额枋之间的板面,用来题写或镌刻牌坊名称、旌表文字和建枋目的、建枋者姓名等文字。顶枋之上的楼有斗拱和檐顶构成。牌坊上的斗拱虽有一定的结构功能,但主要还是其装饰作用。檐顶采用庑殿顶、歇山顶、悬山顶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,是牌坊更为美观华贵。
牌坊形制
牌坊主要有三种形制;一是立柱的柱头高出额枋的冲天牌坊;二是在额枋和柱顶上加盖檐顶,形成了柱子不出头的屋宇式牌楼;三是既有的华美的楼,又在楼上露出高高立柱的冲天牌楼。冲天牌坊(牌楼)突出的柱头部分一般都有装饰,或是饰云纹,或是饰蹲兽,有的同时装饰云纹和蹲兽。
牌坊材料分类
从建造牌坊的材料分类,牌坊主要有木牌坊、石牌坊、砖牌坊、琉璃牌坊以及木石混合牌坊、木砖混合牌坊、砖石混合牌坊等形式。
木牌坊
用木材建造的牌坊,是牌坊中出现最早的形式。木牌坊以木结构架为主,可分立柱上冲与立柱下冲两种。前者如北京原西交民巷牌坊,上复悬山式顶盖,面阔三间,为四柱式,立柱顶端高出顶盖。后者如北京北海永安寺前牌坊,庑殿顶,面阔三间,立柱顶端不冲出顶脊。木牌坊大多使用夹杆石夹住木柱的柱脚,立柱多为园柱,既能对木质构件其保护作用,又有强烈装饰作用的油漆彩绘。民间牌坊尤其是南方民间的木牌坊,其彩绘技法、内容及色彩搭配都较为自由活泼。管式牌坊,特别是北方深受宫殿建筑影响和本身就属于官殿建筑、皇家宫苑有机组成部分的官式牌坊,彩绘设色规则和所用技法基本上依仿木构殿堂式建筑,有的比木构殿堂式建筑还要丰富瑰丽。
石牌坊
用石材建造的牌坊比较多见,因为石牌坊比木牌坊坚固,更易于留存。石牌坊虽为石制,却模仿木结构样式。它的形制主要有三种。一是一间二柱式,可分为立柱出头、无楼和立柱不出头、一楼两种。二是三间四柱式,可分为立柱出头、无楼制,立柱出头、三楼制,立柱不出头、三楼制以及立柱不出头、无楼制诸种。三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式,一般立柱不出头。石牌坊的基座一般做成须弥座形式,立柱多用方形、长方形、八角形。为了增强牌坊的稳固性,底座的地上部分还有与立柱相连的依柱石,依柱石有扇状,云朵状,有的雕成抱鼓石,有的雕成坐狮、倒爬狮。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。中国传统的各种石雕技法在石牌坊上广为应用。立柱和额枋是牌坊承受重力部分,一般都用浅浮雕、平浮雕和阴线刻。高浮雕主要用在额枋上,少数用于立柱上。用透雕雕琢批量檐顶下的檐板和额枋间的花板,既减轻了檐板和花板重量,提高了牌坊的透风性,也使牌坊更为剔透,更为华丽。明代北京十三陵神道前的石牌坊,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牌坊,它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,全部用汉白玉石材雕制而成,造型美观,雕琢精细,富有艺术魅力。
琉璃牌坊
这种牌坊都是有楼的玻璃牌楼,是在砖牌楼的表面贴盖黄绿两色的琉璃面砖和琉璃瓦而建成的。琉璃牌坊金碧辉煌,绚丽华贵,是牌坊中数量最少的一种,也是规格最高的一种,主要用于皇家建筑、宫苑及与皇家有密切关系的寺庙中。在明清时期,除了皇家建筑和特赐的建筑外,任何人不准用琉璃瓦造牌坊。
牌坊风格
牌坊的形制各异,风格多种,或华丽或朴素,或轻盈或庄严。一般而言,属于民间的孝子枋、节女枋之类者,偏于质朴、优美;属于王室宫廷者偏于光辉灿烂、肃穆凝重。从牌坊的艺术装饰分析,皇家牌坊更讲究艺术装饰,往往设斗拱,雀替,彩绘、雕刻繁复细腻。如北京上海琉璃枋上饰以龙纹、云纹等多种纹饰,雀替、大小额枋花板“雕镂满眼”。碧云寺石牌坊也是通体铺满雕刻,其立柱顶部装饰以蹲兽形象,额枋上饰以龙等形象。